南京金箔锻制工艺

2008-11-11 13:32:16      点击:

一、简介

    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,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,现属于龙潭镇。这一带农户均有"打箔"、"制线"的手艺,且世代相传。金箔锻造技术就是指将黄金捶打,制成超薄的金薄片。金箔常用来装饰佛像或是器具。金陵金箔生产工艺独特,技术要求很高,从古到今,一直为手工捶制,是我国特种传统工艺。 
二、溯源
    中国金箔起源于南京,而南京金箔则起源于龙潭。据现有资料考证,江苏南京的金箔工艺始于东晋,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南朝当时的文献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及设置锦署的记载。元朝时,开始大量生产金箔,到了明清,更有进一步的发展。1975年在太平门外徐达五世孙徐傅墓中出土的金丝补服,即为400多年前金陵金丝的物证。 
    相传东晋葛仙翁(葛洪)是金箔锻制的始祖,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"仙家造金箔"的传说。这则传说中称:葛仙翁和吕洞宾打赌为菩萨塑金身,葛仙翁在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创造了打金箔技术,从此打箔作为手艺而流传下来。而事实上,龙潭的老人们都称,过去龙潭打造金箔的人家都供奉葛仙翁像,四季上香,逢年过节跪拜,香案边上还要放把锤,求神保佑打箔顺当。从民间传说和民间供奉推算,金箔的大量出现应在六朝时期,而关键人物是"葛仙翁"--也就是葛洪。六朝时期金陵佛教盛行,众多的庙宇和佛像使得金箔产业化成为可能。
    另外,据说晋时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就是距离龙潭不远的句容城北下荫人,他也是著名的炼丹术士,在南朝人们使用黄金、朱砂、雄黄等炼丹修道的过程中,无意发现了锻打黄金的方法。无论是福建的漳州还是江苏的苏州,金箔业都奉葛仙翁为行业始祖。
    根据老艺人介绍,南京最早打金箔的都是龙潭人,有刘、葛、印三大姓,刘姓打金箔,葛姓切金箔,印姓制金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龙潭周围的六子桥、四段圩都有金箔制作作坊,男锤金箔,女织锦线。 
三、工艺特点
    最早记载金箔生产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:"凡造金箔,既成薄片后,包入乌金纸,竭力挥椎打成(打金椎,短柄,约八斤重)。" 在南京龙潭、江宁等地,金箔的生产过程至今仍然延用古代传下的十多道工序,分别为倒条、下条、拍叶、做捻子、打开子、出具、切金箔、检验包装等。其中打箔最为辛苦,须把一块金"疙瘩"打成0.1微米左右的薄片。两个人面对面打,要打上万次。经捶打出来的南京金箔,薄如蝉翼,软似绸缎。民间传说,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。经科学测算,943张金箔厚仅一毫米,一万张金箔重仅178.125克,打制技艺之精可见一斑。


南京金箔锻制技艺
    先将金块打成薄片,再由两位金箔工人各自举着7斤重的锤子,轮流用力锤打,至少要锤打25000多下,方能锤打成"薄如蝉翼、软似绸缎、轻如鸿毛"的金箔。据测算,一克24K黄金锤打成金箔,展开的面积有半个多平方;锤打18K金箔,面积有1个多平方。其工人之辛劳、工艺之精绝可见一斑。
    尤其是金箔技艺最核心的乌金纸秘方,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。锻制金箔时,要用乌金纸包好金片,通过几万次锻打制成15厘米见方、0.12微米厚的金箔。这就要求乌金纸耐冲击、耐高温、薄而不破。由乌金纸保证了金箔质量,而这一秘方,全世界也只有两个人掌握。 
    与金箔相比,金线虽只是金箔的附加产品,其制作工艺远比金箔复杂,而且面临失传的危险。金线是将金箔贴在特殊的纸张上,用雨花石或玛瑙石抛光后切成丝,再将其捻成圆的金线。从做纸、做粉到终成金线,前后一共有12道工艺,才能将金箔搓成直径不到1毫米的细纱,一名艺人一周也只能做几米到几十米金线,方才交由"织女"织成"金镂衣"。足见传统的手工金箔技艺依然难能可贵。金箔制作虽有部分机器代替,可金线生产则完全依赖手工。目前,真金线唯一的销路就是卖给云锦生产企业,用于"夹金织银"工艺,云锦龙袍就是嵌着金丝的。       现代的金箔艺人将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,使传统金箔锻制技艺更加灿烂辉煌。几千年的人工锤打已被机械打箔机替打;古老的炭基炕炕工序已被温控机取代;人工拍叶已用压条机劳作;现在的黄金检测,已替代了几千年单被老艺人眼看、手摸、舌舔黄金成色的工序;现在已用科学方法制作生产出锤打金箔最为关键的衬托纸,品质更加稳定。
    如今的金箔制造大部分虽被机器流水线代替,但有些工序却依旧非手工不可,如"做捻子",即把经过初步打压的10微米薄的金叶粘在两张纸中间包起来,然后才能放到机器上继续锤打,而"出具",则是把打好的厚度只有0.1微米(差不多万分之一毫米)的细金箔挑出来,若手一碰就全破了,这就无法用机器代替,要把金箔从纸中拿出来,非得"功力深厚"的师傅用鹅毛轻轻地挑才行,否则会前功尽弃。
 四、传承意义 
    南京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,传统的贴金工艺主要用于装点了宫殿、庙宇;当前南京金箔在食用、化妆、建筑、工艺、装饰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。金箔生产至今仍有大量的工艺流程是机器无法替代的,正是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保证了南京金箔参与国际竞争时的品质优势和价格优势。
    中国出口的真金箔名扬世界,已远销到意大利、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土耳其、埃及、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随着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发展,金箔制作部分走上了工业化轨道,拓宽了金箔的新用途。  
    但打箔是高技巧高体力消耗的劳动,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一行业的很少,因此整个金箔业后继乏人,同时金箔的衍生品有了多种替代,导致其市场日益缩小,加上金箔的传统工艺不断遭到打箔机器的排挤,金箔的锻制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,需要加以保护。

QQ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淘宝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