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生金箔厂夏令营,吹金箔功夫得练半年

2008-11-11 13:38:18      点击:

从来没有见过采菱角盆的孩子们把它当成了大洗澡盆;金箔制造中的切箔是个技术活,看别人做很简单,轮到自己却手忙脚乱……2014年南京市民文化巡访、发现博物馆第三期活动昨天举行,10名扬子小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次“博物馆奇妙之旅”。

误把采菱角盆当作洗澡盆

说起位于南京市区的甘熙故居,南京人都知道这处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私人民宅俗称“九十九间半”,让扬子小记者意外的是,江宁区民俗博物馆所在的杨柳村民居群,也有民间“九十九间半”之称。杨柳村民居群建于清乾隆后期,相传是清朝“金陵三大商”之一的朱侯山为他的三个儿子所建,整个民居群为上下两层、前后四进深的走马楼式民居建筑,共计房舍145间。整片建筑不仅有壮观的百米长廊,更有独具特色的轿式门楼。

现在的杨柳村民居群不仅是江宁区民俗博物馆所在地,还是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。在展示区,导游指着一个大木盆现场考起了小记者,“洗澡盆!洗澡盆!”小记者们异口同声,导游却笑着纠正说,这大木盆是过去人们用来下河采菱角的。

切箔时要口吹“仙气”

随后小记者们走进位于栖霞龙潭的南京鼎豪金箔厂。南京成为我国生产金箔的发源地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,过去在花园乡一带,几乎家家都有小作坊,许多人家祖祖辈辈都以打箔为生。在明清时期,这里就为宫廷提供金箔。中国金箔艺术馆是中国唯一一个展现真金箔艺术的陈列馆,也是中国最大最全的箔类行业纪念馆。20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内,不仅有着关于金箔起源、金箔业发展史、金箔生产工艺等介绍,还展示着3000多件大大小小的金箔艺术品。

在金箔制作过程中,金箔厂的工人们会将含金量99.96%的纯金经过化条、拍叶、打细、切箔等10多道工序,精细加工成薄如蝉翼的金箔。轻若鸿毛的金箔在切箔过程中的拿取绝不能用手直接接触,只能靠特有的工具加上工作人员口中的“仙气”,一张金箔便可服服帖帖收入纸中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小记者们还亲手体验了切箔和贴箔。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,这以上才能运用自如,平时的练习主要靠吹蜡烛,三支蜡烛一线排列,只能吹灭中间的一支。“哇!金箔制作真是一个技术活。”小记者们大开眼界。

QQ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淘宝客服